成大彈性學制開箱:什麼是「校學士學位」?
在大學學習的過程中,有些學生會發現自己:
-
一開始選的科系,其實與個人興趣或職涯方向不符
-
想轉換學習路徑,但又不想重考或轉系
-
希望在既有的修課基礎上,重新組合出一個屬於自己的跨域專業
那麼,你可以選擇「以領域專長方式進行彈性跨域學習」這個模組,透過重新組合已修與待修學分,取得「校學士學位」。
📚 學習架構與修課規劃
要完成這項彈性跨域學習,你需要修讀下列課程模組,共組成一套全新的個人化學程:
✅ 原科系課程(可認抵自由選修)
-
修畢原科系之必修與選修課程(A)
-
A 可被認列為自由選修的一部分
✅ 校級共同課程(B)
-
校定必修課程
-
通識課程(B)
✅ 自由選修學分(3)
-
可以納入已完成的原科系課程(含 A 課程可抵)
✅ 四個「領域專長微學程」(+4/-4)
-
自選四個不同主題的微學程
-
每個約 15 學分,共 60 學分(記為 4)
✅ 實作學習經驗(5)
- 至少一門課的校外實習或專題製作
🧾 修課總體要求概覽
類別 | 說明與學分 |
---|---|
原系課程(A) | 可認列為自由選修 |
校定必修與通識(B) |
|
自由選修 |
|
領域專長微學程(4) | 4 個 × 約 15 學分,共約 60 學分 |
校外實習/專題(5) | 至少 1 門課 |
完成以上規劃後,將取得由成大授予的「校學士學位」,代表你已完成一套跨領域、自主設計的學術學程。
👥 誰適合走這條路?
-
想脫離原本專業框架、重新定義學習路徑的你
-
發現新興興趣或職涯目標、但不想再考轉系的你
-
希望打造具備多元專長的個人學術檔案的你